专家:全球产业链将迎来重新布局,中国企业有望发挥更大作用
发布日期:2025-05-19 15:28 点击次数:181
近日,毕马威中国南沙办公室开业典礼暨企业境外上市及出海分享会在南沙举行,共同见证毕马威正式入驻南沙。记者了解到,毕马威中国南沙办公室入驻了全国首个财税专业服务集聚区——粤港澳大湾区(南沙)财税专业服务集聚区,是首家落户南沙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同时也是唯一一家在广州设立一城两所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标志着毕马威中国在加速大湾区战略布局中取得又一重要进展。活动上,毕马威中国华南区首席合伙人李嘉林、毕马威中国南沙管理合伙人吴惠煌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分享毕马威中国入驻南沙后,如何携手更多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羊城晚报:毕马威中国为何选择在南沙成立毕马威中国南沙办公室?
李嘉林: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从“地理几何中心”迈向“湾区功能中心”。南沙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机遇,汇聚各类创新资源,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这里汇聚了各类创新资源,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先进制造、航运物流、生物医药、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蓬勃发展,独角兽、专精特新企业及港资企业前景无限。
羊城晚报:毕马威南沙分所与其他地区的分所相比,有何不同之处?在服务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上,有哪些具体的业务规划和特色服务?
李嘉林:毕马威深耕湾区数十载,进驻南沙是毕马威大湾区战略布局的又一重大举措,南沙分所入驻了粤港澳大湾区(南沙)财税专业服务集聚区。随着南沙加快建设“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国际化平台,区域内企业在跨境合规、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专业需求急剧增加。毕马威中国南沙分所将重点协助大湾区企业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在出海战略规划、跨境税务筹划、财税合规及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等方面协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出海挑战。
羊城晚报:当前随着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出海,毕马威南沙分所如何在财务、税务、合规等方面帮助企业应对出海过程中的挑战?
吴惠煌:毕马威从十多年前就开始协助中国企业出海,每年中国企业出海投资的前20大项目中,有超过40%的项目是由毕马威协助企业完成的。我们南沙分所可以依托毕马威中国的经验及毕马威全球网络的优势,为大湾区企业出海提供出海战略规划、投资可研,市场进入、财税尽调、资金出境、跨境税务筹划、国际供应链重组及关务、合资落地,财税合规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务,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羊城晚报:大湾区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
李嘉林:大湾区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一是对出海目的地的认知停留在案头研究及表层理解。出海目的地在经济政治环境、法律环境、财税外管规则、社会风俗等各种情况都与国内不同,同时,有很多当地实际运行规则,较难通过案头调研获取。若缺乏对出海目的地各种事项的深入理解,很容易导致出海的整体规划落地出现偏差,形成重大风险。二是合规风险日趋多样化,国际贸易摩擦等风险加剧,企业对外投资面临的合规风险不断增加。若没有一开始就有全盘的合规安排,很容易影响投资及财务风险。三是出海人才及海外管理团队的匮乏。由于中国企业出海的需求持续增加,但企业自身关于出海人才的储备不足,在出海目的地的管理团队招聘也没有经验,很容易导致“有想法,无人落地”的情况,影响整个投资的有效推动。
羊城晚报:面对外贸新形势,毕马威对“走出去”企业有哪些建议?
李嘉林:我们认为,企业应采取多元化战略,重新评估供应链风险矩阵,结合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生态协作,分散风险。全球产业链将迎来重新布局。而中国企业也将在这一进程中,变身整个供应链的链主,发挥更大的作用。个人层面,一是要理性消费,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国产品牌。二是要合理多元化配置资产,选择具有内需政策红利、抗风险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投资,但要注意投资风险。
文|记者莫谨榕